李小龙:德才兼备,卓而不凡

2017-10-23

近期,团委办公室对我院优秀校友李小龙师兄进行了采访。李小龙师兄于2005年毕业于澳门永利集团3044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现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李小龙师兄毕业于澳门永利集团3044,2012年于美国Moffitt Cancer Center及天津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联合培养)。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教授及著名头颈肿瘤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多项,曾先后获“新世纪人才”,“131创新型人才” 第三层次人选及第二层次人选等多项称号。现于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思维缜密,业精于思

     当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医学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师兄答道:“其实我最喜爱的一门学科是数学。看似枯燥的数字和符号却能将世间万物的本质以一种极为工整的且逻辑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种何等的美。因此在我的固性思维里,凡是美的事物必须是符合逻辑的且极为工整的。直到后来我看到这样一句名言 “Cure sometimes, treat often, comfort always.”人类与自身病痛对抗的历史正是人类的文明史,是对自身与世界的痛苦认知过程。经过几百年的努力,人类的确找到了治疗很多疾病的方法。然而,在现代医学如此发展的今天,我们仍对太多的疾病一无所知,束手无策。堪称自然界最美杰作的人体不可能是混沌的存在,她必须是逻辑的,工整的,和谐的,统一的,完美的。我们之所以不能有效治疗很多疾病,只是因为还没有发现其逻辑性的本质。而西医正是在这样一个异常复杂的体系中运用逻辑性的缜密思维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当年的我正是被这样一门极富有挑战性的学科深深地吸引了。”

情谊深厚,前程似锦

     回忆起大学时光,师兄感慨万千:“七年大学生活有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回想起来,每日陪伴我们度过这段时光的正是身边的同窗们。正因为拥有了这些兄弟姐妹,这七年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论起前辈与新人的关系和感情,在整个南开大学中我们澳门永利集团3044可谓首屈一指。高年级对低年级的关怀和扶持已成为我们的传统。遥想当年,澳门永利集团3044规模仍小,师资也并不雄厚,无论在教学设备上还是学习体系上都遇到很多困难。然而,正是有了诸多师兄师姐们对新人的帮助,以及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我们虎虎有生气,每一届都人才辈出。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在我们人生道路上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师长们。”

持之以恒,努力奋斗

     在问到科研与临床的学习时,师兄建议:“既然我们学的是临床医学,当然要努力精湛自己的临床技能。清晰的头脑,准确的判断,敏锐的洞察,扎实的专业,灵巧的双手,再加上丰富的临床和社会经验,你就能成为一名绝对优秀的医生。然而,如果想成为一名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医生,我们就必须通过科研来使自己得到升华。更现实一点说,在目前竞争如此激烈且残酷的环境下,科研可谓是攀登事业巅峰的捷径。但科研并非纸上谈兵,首要任务是培养优秀的科研思维和科学素养,而这种培养是潜移默化的,是持之以恒的。因此在大学期间如果能够主动去了解并参与科研活动,无疑对今后事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胸怀若谷,体察入微

     在给我们出国方面的建议时,师兄提到:“出国进修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某篇文章,某个称谓或某个头衔,更重要的目的是打开自己的胸襟,开拓自己的视野,将自己的思想从以往的禁锢中彻底解放出来。除了日常的学习,还要用心去看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用心去体会世界另一边的人们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博士在读期间出国学习是个不错的时机。不但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而且在读期间出国不会与自己在祖国的事业规划相冲突。”



寄语

最后,我要深深地对母校及师弟师妹表示感谢。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希望明日的我们都能成为南医的骄傲。


采访感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师兄对于医学的热爱与治病救人的热忱,师兄对于医学之美的独到见解也给了我许多的启发,使我对于医学的学习更加的有热情与动力。非常感谢师兄接受采访,在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实行对于师弟师妹的关心与爱护,对于母校的眷恋与感谢。

结语


对校友的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取得校友的联系方式呦~

你也可以登门拜访优秀校友,在他(她)的科室见习一天,或是观看一场手术,和他探讨一下自己的就业方向,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也同样欢迎同学推荐心中的优秀校友呦~

寻访:张博雅

供稿:张博雅

排版:贾玉琪

校对:焦启龙


Baidu
sogou